长江中下游区(湘、鄂、赣、皖、苏、浙、沪)1、自然条件剖析:(1)淮河以北是暖温带,其余都属亚热带,夏天气温非常高,江汉、洞庭湖、鄱阳湖等平原,周围山岭萦绕,不容易散热,都以炎热著称。农作物可以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淮河以北是半湿润区,其余都是湿润区域。春末夏初,梅雨当令适当,对水稻成长更为有利,假如梅雨过短或过长,就会出现旱灾和涝灾。进入7月,梅雨结束,在副热带高充气压力控制下,天气晴燥,形成伏旱,此时,热量充足,蒸发量大,农作物成长旺盛,需要保证有充足的水分提供,所以抗旱任务非常重。(2)平原广阔,河网稠密,灌溉水源充足。(3)江南丘陵红壤广布,红壤有机质少,酸性强,土质粘重,国内南方主要低产土壤之一。2、农业特点:(1)淮河以北以种植旱粮为主(江淮区域),以南以水田为主,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和长江三角洲都是著名的水稻产区,本区水稻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在全国占第一位。小麦也是本区的要紧粮食作物。(2)经济作物有棉花、油菜、桑蚕等。江汉平原、长江中下游滨海沿江平原和杭州湾沿岸是国内主要的棉花生产基地之一。(植棉条件:热量充足,土层深厚、肥沃,植棉历史悠久,技术条件好,产品率高。不利条件是春夏有梅雨,夏天常有台风袭击,秋天有连阴雨)油菜播种面积广,成为稻田的越冬作物,浙江、江苏两省的太湖平原是国内最大的桑蚕基地,是著名的丝绸之府。(3)江南丘陵的红壤区,适合茶叶、油菜、杉木成长,产量非常大。